小薯寫Blog 是想紀錄自己的投資生捱之外
也非常希望可以將自己學到的見聞, 分享給身旁的同輩或後輩知
其實小薯有好書都有不斷借給朋友, 希望他們都可以盡早知道財富的秘密
小薯都是初起步, 也希望和大家一起成長 ~
至從小薯知道左財富的秘密後, 發覺身邊太多太多人
都一直從死胡同裡打滾, 著實可恨, 浪費了很多機會成本
香港的教育制度是沒有教我們如何走出胡同
資本社會, 權貴/資本家 最想要的
是薯仔們 安安份份, 勞心勞力 一直為他們創造財富
樓價之高企, 正正是一個很好的手段 令大眾漸求安穩
由上會開始, 他們的一生好像已經定居著香港了
小薯不想, 深信大多數人都不會想做樓奴
正因如此, 本著年輕, 好好把握機會成本, 不斷累積資產
走出這個死胡同
充心希望可以感染下身邊友人, 也可以推動自己不斷成長
亦都好希望可以識到更多志同道合, 互相學習 (應該都是我學習別人為主 :) )
之後想寫BLOG 大致會分類為
- 書本紀錄
- 視頻教學
- 隨心有感 (吹水mode)
- 理財冷知識
- 價值投資
- 股票
- 債券
諗到再加
2020年5月27日星期三
01 書本記錄 "懶系投資法" - 債券 Vs 投票
本文只作純紀錄, 方便日後溫習
第一章
<<100法則>>
25歲 應持有75%股票, 25%債券
40歲 應持有60%股票, 40%債券
65歲 應持有35%股票, 65%債券
為何一定要這樣做? 年輕就等於要承受更多風險嗎?
小薯認為都是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雖則知道每項投資都需要做功課, 同時, 做功課的努力不等於與回報成正比關係
-懶系心法 不是不做功課, 而希望用最少時間, 在計劃實行前, 可以充份計算回報率,時間及風險
投資A工具與B工具 都是投資三年期
-A, 第一年增長50%,第二年增長50%, 第三年損失50%
-B, 每年穩定增長5%
你會選擇什麼?
-問自己要求投資組合平均每年增長要多少(小薯覺得好多朋友心中都沒有一個概念)
-財務自由的意義 (這個主題小薯非常想分享下, 容我之後再作分享)
-企業股票每年派息3% , 股價依通脹每年成長4% ,複合年回報率達到7%
-債券每年派息7%, 派息後再投資, 複合年回報率也是達到7%
書中特別提到 股票與債券在數額上與抗通脹上 有分別嗎?
小薯當初心中不解, 因為股票也可以再作投資及有增長價值, 理應回報會再大些
不過再細心想, 如果單從抗通脹層面上, 應該是一樣的
不過還是看到最後, 再總結兩者之差別
-4% Safe Withdrawal Rate 法則 : 總資產 = 每年生活費 X 25
-隨著 投資預期回報率 及 預期剩餘年歲 和 通脹率 等因素互相影響
-3%通脹 8% >3%+4% = lim
第二章
-懶系投資法 著重 穩定現金流的資產 (固定收益/穩定收益)
-固定收益資產 買入後 提供本金保障, 有固定利息發放
(企業債,交易所交易債券ETD, 優先股)
-穩定收益資產 指房託REIT, 商業信託基金Business Trust, BDC, 高息公用股, 債券基金
(通常有法律指定派息比率及其業務較穩定)
書中介紹了 9種投資工具
(避免劇透太多, 建議大家購買增加眼界, 都可以迫自己再溫書 )
- 公司債券(直債)
- 交易所交易債券(ETD) -> 買美債 不需要繳付30%股息稅
- 優先股 (Preferred Stock) -> 債券<優先股<普通股 (有不扣,有扣稅)
-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 ->期待接觸 SGX REITs
- 商業信託基金 (Business Trust)
- 封閉型高收益債券基金 (Close-End-Fund,CEF) -> GOF, PFL, AWF
- 封閉型市政債券基金 (Municipal Bond) ->免30%美稅
- 股票期權 (SP VS SC)
- 商業發展公司 (Business Development Company, BDC)
歡迎大家指教小薯~
第一章
<<100法則>>
25歲 應持有75%股票, 25%債券
40歲 應持有60%股票, 40%債券
65歲 應持有35%股票, 65%債券
為何一定要這樣做? 年輕就等於要承受更多風險嗎?
小薯認為都是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雖則知道每項投資都需要做功課, 同時, 做功課的努力不等於與回報成正比關係
-懶系心法 不是不做功課, 而希望用最少時間, 在計劃實行前, 可以充份計算回報率,時間及風險
投資A工具與B工具 都是投資三年期
-A, 第一年增長50%,第二年增長50%, 第三年損失50%
-B, 每年穩定增長5%
你會選擇什麼?
-問自己要求投資組合平均每年增長要多少(小薯覺得好多朋友心中都沒有一個概念)
-財務自由的意義 (這個主題小薯非常想分享下, 容我之後再作分享)
-企業股票每年派息3% , 股價依通脹每年成長4% ,複合年回報率達到7%
-債券每年派息7%, 派息後再投資, 複合年回報率也是達到7%
書中特別提到 股票與債券在數額上與抗通脹上 有分別嗎?
小薯當初心中不解, 因為股票也可以再作投資及有增長價值, 理應回報會再大些
不過再細心想, 如果單從抗通脹層面上, 應該是一樣的
不過還是看到最後, 再總結兩者之差別
-4% Safe Withdrawal Rate 法則 : 總資產 = 每年生活費 X 25
-隨著 投資預期回報率 及 預期剩餘年歲 和 通脹率 等因素互相影響
-3%通脹 8% >3%+4% = lim
第二章
-懶系投資法 著重 穩定現金流的資產 (固定收益/穩定收益)
-固定收益資產 買入後 提供本金保障, 有固定利息發放
(企業債,交易所交易債券ETD, 優先股)
-穩定收益資產 指房託REIT, 商業信託基金Business Trust, BDC, 高息公用股, 債券基金
(通常有法律指定派息比率及其業務較穩定)
書中介紹了 9種投資工具
(避免劇透太多, 建議大家購買增加眼界, 都可以迫自己再溫書 )
- 公司債券(直債)
- 交易所交易債券(ETD) -> 買美債 不需要繳付30%股息稅
- 優先股 (Preferred Stock) -> 債券<優先股<普通股 (有不扣,有扣稅)
-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 ->期待接觸 SGX REITs
- 商業信託基金 (Business Trust)
- 封閉型高收益債券基金 (Close-End-Fund,CEF) -> GOF, PFL, AWF
- 封閉型市政債券基金 (Municipal Bond) ->免30%美稅
- 股票期權 (SP VS SC)
- 商業發展公司 (Business Development Company, BDC)
歡迎大家指教小薯~
2020年5月25日星期一
隨心有感 近來-20200526
薯仔們都是被時代選中的一代人
不知道是不是命運安排, 在不斷的黑天鵝之中學師正好是體驗一個完整股市週期的變化
經歷了中美貿易戰->社運->肺炎
都對經濟復甦有信心
黎明泥到之前是最黑暗的
<<國安法>> 一出
小薯的第一個感覺是 往後的資金應該如何部署
買什麼股才比較穩陣
買什麼股才比較穩陣
小薯投資生涯尚淺, 當時只想到投資地產/房托
應該會比較好一點
恆指當天跌了1300點, 看見個股地產/房託 沽壓極大
其實之前做過些少估值, 就即時分段入左些房託和地產
但其實小薯知道市場沽壓總有它的道理
風險增加, 要求回報就要更大
應該會比較好一點
恆指當天跌了1300點, 看見個股地產/房託 沽壓極大
其實之前做過些少估值, 就即時分段入左些房託和地產
但其實小薯知道市場沽壓總有它的道理
風險增加, 要求回報就要更大
往後日子, 不斷看不同blogger 對國安法的見解
再自己仔細想一想, 自己大約7成資金在香港股市 實在太過集中
之前所學分散投資, 是不同個股和行業個股與現金的比例上分配
之前所學分散投資, 是不同個股和行業個股與現金的比例上分配
但抽身一看, 原來自己都是將資金放在一藍子裡
其實小薯覺得自己沒有錯的
因為以小薯的知識, 做回自己能力圈可做的事情
因為以小薯的知識, 做回自己能力圈可做的事情
在自己熟識的市場裡投資是最基本的事
blog 真係一個知識天地
前幾天 花了一整天時間追回一個blogger "Kano 手記" 的文
https://kano26.blogspot.com/
發覺其實投資既世界真係好大
看見不少blogger 會投資 債券/新加坡REIT
運用 IB (Interactive Brokers) 投資世界各地既工具
(其實都係近來先知有 IB , 不過小薯知道好多人成也IB ,敗也IB
所以要切記自己小心 ! 小心! 小心! 盡量未係自己能力所及
就先虛心學習 受教)
包括開界王拳 (小薯覺得形容得好貼切)
畢仔有句名言 : Rule No. One : Never lose money
Rule No. Two: Never forget rule No. one
其實小薯對開拳有點保留, 原因是自己還未掌握最基本的
常言道風險與回報並存, 但當自己完全了解及計算自己的組合後
小薯相信開拳的風險或許可以減少
不過現階段, 還是一步一步來
另外,
小薯學習的那一套是 先增值, 後現金流 是針對 投資投票
最著重的是 企業價值 及等待企業成長 或企業錯價
當中要不斷做功課及估值, 去了解企業的價值所在
而睇到Kano 的心法 是 先現金流, 後現金流, 再現金流
主力投資 REIT CEF ETC 直債
(其實所有有關債券 小薯初初睇是不明白的, 直至睇追風兄的書)
所以要不斷學習, 常想起止凡的一句說話
" 投資好像功夫一樣,有很多門派,但總有一個共同宗旨,就是價值"
其實小薯仲摸緊自己既投資性格
所以想在未成形開始, 了解更多唔同門派, 再取合適自己的心法
但好肯定話比大家知
"投資絕對唔係炒炒賣賣"
關於投資性格 可以參考
"投資是人性格的延伸,必須明白自我的風險喜好"
"投資前要懂的第一堂課 了解你的理財性格"
原意是想打書本記錄, 卻發覺打了一段長文
唯有拆開做暢所欲言
有關現金流無限法, 再深入學習搵到
追風的blog
http://laxinvest.blogspot.com/
然後昨天買左本 <<懶系投資法>> 電子書來看
好似打開左小薯向世界走資之門

前幾天 花了一整天時間追回一個blogger "Kano 手記" 的文
https://kano26.blogspot.com/
發覺其實投資既世界真係好大
看見不少blogger 會投資 債券/新加坡REIT
運用 IB (Interactive Brokers) 投資世界各地既工具
(其實都係近來先知有 IB , 不過小薯知道好多人成也IB ,敗也IB
所以要切記自己小心 ! 小心! 小心! 盡量未係自己能力所及
就先虛心學習 受教)
包括開界王拳 (小薯覺得形容得好貼切)
畢仔有句名言 : Rule No. One : Never lose money
Rule No. Two: Never forget rule No. one
其實小薯對開拳有點保留, 原因是自己還未掌握最基本的
常言道風險與回報並存, 但當自己完全了解及計算自己的組合後
小薯相信開拳的風險或許可以減少
不過現階段, 還是一步一步來
另外,
小薯學習的那一套是 先增值, 後現金流 是針對 投資投票
最著重的是 企業價值 及等待企業成長 或企業錯價
當中要不斷做功課及估值, 去了解企業的價值所在
而睇到Kano 的心法 是 先現金流, 後現金流, 再現金流
主力投資 REIT CEF ETC 直債
(其實所有有關債券 小薯初初睇是不明白的, 直至睇追風兄的書)
所以要不斷學習, 常想起止凡的一句說話
" 投資好像功夫一樣,有很多門派,但總有一個共同宗旨,就是價值"
其實小薯仲摸緊自己既投資性格
所以想在未成形開始, 了解更多唔同門派, 再取合適自己的心法
但好肯定話比大家知
"投資絕對唔係炒炒賣賣"
關於投資性格 可以參考
"投資是人性格的延伸,必須明白自我的風險喜好"
"投資前要懂的第一堂課 了解你的理財性格"
原意是想打書本記錄, 卻發覺打了一段長文
唯有拆開做暢所欲言
有關現金流無限法, 再深入學習搵到
追風的blog
http://laxinvest.blogspot.com/
然後昨天買左本 <<懶系投資法>> 電子書來看
好似打開左小薯向世界走資之門

訂閱:
文章 (Atom)